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聚焦育人,赋能发展!闵行区教育学院领导来校调研指导!
日期: 2025-06-08      信息来源: 校长办公室      点击数: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学校育人水平,6月6日,闵行区教育学院一行前来交大实验调研指导。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朱靖,院长、党总支副书记林唯,党总支副书记曾庆彪,副院长董学平,科研中心主任朱林辉,教研中心主任孙静贤,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太如,院务办公室主任郭文波,党务办公室副主任贺文出席,交大实验名誉校长曹建华,常务副校长、副书记吴海燕,副校长朱诵玉,副校长冯志兰,总务处主任张喆在学校综合楼四楼会议室与来访领导和老师座谈交流。朱诵玉主持会议。

曹建华汇报学校建设整体情况。他从管理体系、师资队伍、课程设计、校园文化、学习空间等方面出发,简明介绍交大实验办学现状,并突出展示了学校竞赛培养、餐饮服务、住宿条件、体育设施、心理教育、文体活动、成长关怀、合作发展八大育人特色。他表示,交大实验将积极探索和打造十二年贯通式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新模式,培养面向未来的杰出工程师人才,打造中国基础教育工程教育示范校。、

吴海燕汇报交大合作办学情况。她围绕高站位的工作指导支持、高标准的党建思政支持、高水平的师资课程支持、高质量的生源保障支持、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支持、高效能的办学保障支持、高层次的对外交流支持等方面,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对交大实验办学的全方位关心与支持。她表示,交大实验将借力上海交通大学高位引领和顶尖资源,继续扎实建设,努力创建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未来学校。

朱诵玉汇报教师发展和课程教学工作情况。他结合师资招聘、人事管理、薪酬管理、教师发展四大板块,分析交大实验办学以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并从课程实施方案、教学统筹安排、教学常规管理、考试事务管理、学籍档案管理、学生综合评价等方面,介绍交大实验课程教学工作亮点。他表示,交大实验将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实施科学动态管理,在分层分类教学中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冯志兰汇报学生德育工作情况。她紧扣“阳光、担责、创造、优雅”的品格养成目标,结合交大实验学子学习成长的校园生活故事,生动介绍了学生德育工作特色亮点。她提出,交大实验将依托品格学院建设德育评价体系,依托校本资源整合家校社资源,依托品格评价体系建设全面的学生成长跟踪和评价数字化平台,全方位、全过程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成长筑牢根基。

教育学院领导针对调研情况,对学校建设发展提出方向性指导。朱靖高度认可交大实验的办学理念及其呈现样态。她提出,交大实验已初步具备“立德树人”“因材施教”两个未来学校的核心特质,要进一步将科工人才培养体系与学校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培养体系、评价方式相对接,打造长周期的特色育人品牌,培养一批批具有交大基因、交大实验气质的优秀未来人才。

林唯聚焦交大实验工程教育特色,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可行性建议。她表示,要深挖用足上海交通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十二年一贯制贯通式培养相结合,通过搭建起打破学段壁垒的多元化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将课堂认知转化为实践体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落地。

曾庆彪对交大实验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表示肯定。他提到,学校当前建设方向与区域层面教育系统的政策导向及重点项目高度契合,集中体现了交大实验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办学的鲜明特质,以及与区域教育发展大局同频共振的决心与担当。他表示,学校要坚持长期主义办学思想,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底蕴、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董学平重点围绕交大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发表观点。他提出,结合时代要求与办学定位,学校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鼓励教师掌握多领域知识与技能,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并通过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育人自觉性和内生动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座谈交流前,闵行区教育学院一行还在学校领导陪同下,参观了学生创新分中心、五育文化连廊、心理教室、风雨操场、人工智能教室等区域,深入了解交大实验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

本次调研是闵行区教育学院与交大实验学校间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深度互动的重要契机,为双方搭建起教育智慧共享的桥梁,也为交大实验在育人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师资能力提升等方面带来新的思路,体现了教育学院对交大实验发展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富学路99号
ICP备案号:沪交ICP备2024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