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非遗传古韵,巧手承匠心 ——交大实验工会组织教师赴非遗工坊体验传统文化
日期: 2025-06-11      信息来源: 交大实验工会      点击数:

为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我校工会组织老师们走进非遗工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活动。老师们亲身参与拉坯、烘焙、蝶古巴特帆布包制作等非遗手工项目,在指尖的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深刻体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首先,在工坊负责人的引导下,老师们深入参观了非遗传承人的工作现场,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对工艺流程的极致苛求、以及那份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守,深刻理解了“匠人精神”的生动内涵。老师们驻足于各个非遗项目的展览台前,静观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这场沉浸式的观摩,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随后,老师们从观摩者转变为实践者,亲身投入拉坯、烘焙、蝶古巴特帆布包制作等非遗手工体验中,在指尖的劳作中进一步体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陶艺工作坊内,老师们化身“一日匠人”。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双手轻抚旋转的泥坯。陶土在指尖流转、升腾、塑形,每一次微妙力道的拿捏,都是对“心手相应”古老智慧的身体力行。深切体会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与专注。一件件初具形态的泥坯,承载着对器物之美的敬畏与创造之乐的喜悦。

烘焙坊内,暖意融融,麦香四溢。老师们围拢在案前,学习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揉捻面团、巧塑花样,将甜蜜的红豆或清香的枣泥细心包裹。这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对传统饮食智慧的沉浸式学习。那份带着掌心温度的点心,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追求。

蝶古巴特帆布包制作区域,色彩斑斓,创意飞扬。老师们精心挑选印有传统纹样或文化元素的特殊薄纸,学习剪裁、拼贴、修饰与封层技艺。古老装饰艺术与现代实用设计的巧妙融合,在素色帆布上绽放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之花。一剪一贴,是审美的再造,更是对传统工艺如何焕发时代光彩的积极探索。

本次活动以非遗为媒,以匠心为引。老师们通过沉浸式的手工体验,不仅放松了身心,更在指尖的劳作中与先民智慧对话,深刻理解了“匠心”背后那份沉静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核。这份对匠心的体悟,终将化为无形的养分,滋养三尺讲台,激励我们以同样专注与热忱去“塑造”未来栋梁之才,让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在校园内外薪火相传。

我校工会将继续致力于搭建多元文化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校园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广大教职工在文化滋养中提升素养,涵养师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富学路99号
ICP备案号:沪交ICP备2024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