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上海,热浪翻涌,却阻挡不住交大实验教师们家访的脚步。整个暑假,交大实验开展了一场贯穿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全员家访活动。教师们带着温暖与专业,走进数百个学生家庭,搭建起家校之间坚实的沟通桥梁,共同见证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8月1日,学校精心组织“交心·访情·聚力”暑期家访专项培训会,为家访工作注入专业能量。交大实验常务副校长、副书记吴海燕亲临指导,以《盛夏聚力 赋能启航》为题,为全体教师明确家访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要求。

交大实验副校长冯志兰系统阐释了“家访三阶段模型”,从准备、实施到跟进,为各学段教师提供精准的方法指导。培训会上,教师们还领取了精心准备的《家访记录本》、《新生入学手册》及“家访礼包”,为即将开展的家访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家访是消除焦虑、建立信任的“第一课”。老师们手持“家访清单”,带上满满的物资和笑容,走进一个个充满期待的家庭。
“小朋友喜欢看书吗?”“有没有什么过敏史?”“对小学生活有什么期待?”……这些细致的关怀,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学校的用心与温暖。一句“欢迎成为交大实验的小太阳!”,点亮了孩子们对校园生活的无限憧憬。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老师们在家访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和家庭环境,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学科增多、难度加大的挑战。
通过家访,老师们不仅了解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更与家长建立了协同育人的共识,为后续班级管理和个性化辅导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中家访更注重学业规划与生涯发展。老师们深入了解学生的选科意向、职业兴趣和心理状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很多老师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顶着酷暑奔波于城市各个角落,只为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这份执着与责任,诠释了交大实验教师的教育情怀。

有老师为了不耽误家访行程,顾不上吃午饭;有老师精心为每个孩子准备小礼物;有老师在家访后及时整理记录,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这些点滴细节,体现了交大实验教师团队的专业与爱心。
一位家长感动地说:“这么热的天气,老师还上门家访,让我们感受到了交大实验老师们对孩子的重视和关心。”
教育是心的交流,是爱的传递。家访不仅拉近了家校距离,更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成长环境。交大实验始终坚信: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同频、师生同心。
2025年暑期家访虽已结束,但家校共育的故事仍在继续。学校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大气谦和、积极愉悦”的校园文化,与每一位家长携手,共同见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绽放。